咨询热线:

13385285250

扫码关注绿茵生态

浅谈矿坑修复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3-08-23 09:57:33

矿坑修复,是废弃矿山修复的难点之一。传统修复方法大都采取“填埋法”。即用异地取土或在矿坑下部用其他填埋物(不能对地下生态产生影响)把矿坑填平;这样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采挖大量的土用于回填;如果运输半径较远,耗费资金较大,修复周期会很长。 “回填法”修复之后生态基本恢复,一般用于植树造林和农业种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矿山修复1.0双复模式(复绿复垦)。采取双复模式修复技术难度不大,如果不考虑投资平衡的话,关键在于土源。


1.webp.jpg


第二种方法是“漫水法”。部分矿坑地下水丰富,不适合土壤填埋;即使填埋了也容易生水,对这类矿坑一般采取“漫水法”,即用水面替代土壤填埋的方法。制造人工水面,面积较大的形成湖泊,较小的形成星罗棋布的水网。

这类修复适合打造湿地公园。通过水面产生景观,营造出新的生态系统。


2.webp.jpg


第三种方法因其终端利用不同,统称为“利用法”。

比如由“水漫法”形成的水面,有比较广泛的应用领域。可用于农业,如渔业,水生物养殖。可用于农电结合,如渔光互补,即水面以上铺设太阳能光伏板,成为清洁能源发电基地;水下用于养鱼(对于水面较浅的煤矿采空区,比较适合此类项目)。可用于旅游,如游船、水上娱乐项目等。可用于训练竞赛,如划船、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龙舟竞赛等。可用于大型喷泉,通过水上景观,形成独立的旅游项目。


3.webp.jpg


更多“利用法”项目与水无关。在生态修复领域统称为3.0产业模式。举3个成功案例加以说明。

第一个案例:上海佘山深坑酒店


4.webp.jpg


由上海世贸集团在松江区88米深的矿坑中建造了一所超5星级的酒店,被联合国评价为“世界建筑奇迹”,被业内认为是矿坑利用的典范。

如果按照最初思路采取“填埋法”,充其量多了一块绿地。那失去的不仅是“世界建筑奇迹“的美誉,还失去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数百万税收和一个拉动上海旅游业兴旺的地标型产业。

这个项目充分证明,利用是高别的修复,是最经济的修复

第二个案例:湖南长沙的“湘江欢乐城”


5.webp.jpg


“湘江欢乐城”是另一个矿坑利用3.0模式的经典样板。“湘江欢乐城”位于长沙市郊,修复前是一片废弃狼藉的矿坑群。在修复之初,投资人敏锐发现矿坑的商业价值——利用矿坑落差,建设冰雪滑道,在被称为“火炉”的长沙打造一个神清气爽的“冰雪世界”,具有极佳的市场前景。为配合该旅游项目,投资人还在矿坑边建设了5星级旅游酒店,利用修复造地打造了商业项目-“奥特莱斯湘江欢乐街”以及房地产项目“欢乐家园”等系列产品,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格局。

第三个案例:宁波高山赛车场


6.webp.jpg


位于宁波牛头颈的高山赛车场,原来是一个废弃沙石矿。开采多年,周边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底部矿坑相连。如何修复是一道生态课题,也是一道产业课题。吉利集团在深入勘查该区域山体形态和地质构造后,果断提出不要政府一分钱,由企业出资对该区域进行全面修复。还是那句话——利用是*********别的修复。吉利集团不仅提出了完善的生态修复思路,还拿出了在牛头颈区域打造中国唯一高山赛车场的修复方案。该方案不仅符合国际赛车协会落差不低于24米以及岩石硬度零沉降的高山赛车场的特殊要求,还建设了一系列辅助设施和观众看台,达到了举办国际赛事的标准。项目建成后,成为亚洲唯一一个高山赛车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爱好者前来赛车游乐,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为宁波的开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

 

7.webp.jpg


土地是资源,废弃矿坑也是资源。对土地的尊重,包括对废弃矿坑的尊重。矿坑是一个特殊空间,利用好废弃矿坑,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修复经费,而且能够创造出难以想象的经济价值。

在废弃矿坑中导入产业有无限想象空间。可以是冬暖夏凉的仓储基地;可以是数字化停车场;可以是矿坑足球场、赛车场;可以是矿坑游乐园、生态桃花源;可以是高端产业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废弃矿坑可以释放出无穷无尽的经济魅力,既要有新型矿坑理念,还要有驾驭矿坑运用的能力。 

矿坑利用一般须遵循三条规则:

一是矿坑利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产业服从生态,生态第一,产业第二,这是天则。产业选择必须符合该区域的生态特征,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随意导入产业,更不能借产业之名再次掠夺资源、破坏生态。

二是矿坑利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产业的选择不要生搬硬套,要符合区域特征,围绕市场需求设置产业。

三是矿坑利用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要充分体现重复方案的经济性,遵循投资最低化、效益******化发原则进行策划与设计。要顾及产业的长效性,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考虑。



扫码关注绿茵生态

Copyright © 2023 武汉绿茵生态产业院 备案号:鄂ICP备2023012960号-1